当前位置: > 欧亿新闻 >

眼不见,未必心不烦

发布时间: 2018-01-13        来源:未知    浏览次数:


1

叶瑟自从考上大学后,因为离家远,除了长假难得回到家里,寒假回到家里时,爸妈高兴的不行,想吃什么就给做什么,想玩什么也随她玩,可是两个星期过去,“年轻人”的生活习惯暴露出来,晚上1点前不睡,第二天12点前不起,脏衣服满房间扔,母亲实在忍不住,便开始晚上催她睡觉早上催她起床,给她整理房间,洗衣服。

到了一个月的时候,眼看就要开学了,叶瑟窝在沙发上,拿着Ipad看综艺节目,拆了的和没拆的零食摆了一茶几,母亲出门回来看着这一幕边收拾边说,“你没回来前我这家里干干净净的,你一回来,感情好,真是天天惨不忍睹——你快开学了吧,赶紧上学去——”

“眼不见,心不烦是吧?”叶瑟打断母亲的话。

“是呀,可不是吗?”母亲回答。

也许很多在外地上大学或者工作的人都经历过叶瑟这一段。

拿母亲“点拨”叶瑟来说,叶瑟的“年轻人生活”在她没有回家以前,并没有对母亲造成困扰,因此母亲的“烦”也会随着叶瑟回到学校消失,这在母亲的认知上其实是不足挂齿的,因而可以“眼不见心不烦”。


	

2.

我们总是说“眼不见,心不烦”,可是果真如此吗?当然不是。

我们碰到讨厌的人、不想看到的事物状态时第一反应大多是逃避,这也符合人类趋利避害的本性,这种逃避的心理机制也可以说是眼不见心不烦。

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客体永久性的概念,即便物体不在我们的感知范围之内,我们也认为它是客观存在的。

小侄女三岁时喜欢吃糖,看见了就伸手,不给吃便又哭又闹,母亲常常抱着她去看家里小孩子觉得有趣的其他东西,比如新养的小狗,比如家门口路过的汽车,以此转移她的注意力,转头她便会被小狗所吸引,忘了刚刚要吃糖果这回事。

可是,等到小侄女再大一些时, 这种转移注意的方法不再那么有效了,即使跟着母亲转了一圈后,一回到家里,依旧要糖果吃,原先放糖果的地方找不到,会到别的地方找,她知道糖果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放到别的地方藏起来了。

单从皮亚杰的理论看,“眼不见心不烦”这句话是个假命题,可是到这里依旧不能说它对还是错。


		

3.

我们常说的心烦大多缘于认知,而认知的发展是需要过程的,一个孩子的认知发展到一定程度才能够推理和思考。

皮亚杰曾说过,儿童既能明白当物体消失时,它依然存在,也能理解客体去往何处。

就像小侄女在随着母亲转了一圈回来依然要糖吃一样。

在我们确定知道“心烦”的人和事,真的不会在眼前烦自己时,是真的可以“眼不见心不烦”。

可是,当我们在办公室里遇到一个“猪队友”或者遇到一个处处找事刁难的上级或者老前辈,又或者一个棘手的case工作时间内一直未圆满解决,离开办公室回到家里,或者放假出去和朋友聚餐逛街,我们想起来依然会很“心烦”。

工作和生活可以分开,工作是工作,生活是生活,在心理上其实并没那么容易实现,原因便是皮亚杰所提出的客体永久性,除非那些认知上的困扰真的解决,否则,“眼不见心不烦”这句话说来就太假了。

有些人,有些事,即便我们已经看不到摸不着,我们也知道他们依然存在。

这样说来,“眼不见心依然烦”。


		

4.

小叶和男朋友因为性格不合总吵架,生日那天没收到礼物,小叶便一气之下又吵起来。

“连生日都记不住,还能干嘛?”

“什么也干不了,然后就分手吗?”他回答。

“分手就分手,天天吵架,烦都烦死了 。”

“分,分,眼不见心不烦是吧?”

“对。”

两个人你一句我一句,就这样气呼呼地分手了。

小叶本以为从此后“眼不见心不烦”,哪知男朋友故意晾着她,足足两个月也没有找她,开始的一个月她是真的眼不见心不烦,可是到第二个月,见不到男朋友来和好,小叶越来越心烦,绷不住就先拨了电话。

这样看来,眼不见未必心不烦,因为可能烦,也可能不烦。

5.

我们在清醒状态时意识占主导地位,倘若有意去逃避那些“心烦”事,那么眼不见真的可以心不烦,可是当我们进入睡眠或者催眠之类的状态,潜意识占主导地位,那些“心烦“便会雨后春笋一样生长,眼不见却烦得要死。

因此,从某种角度来说,眼不见心不烦其实是一个潜意识对个体的保护状态。

我们的认知是信息加工的结果。

眼不见烦或者不烦,都源自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,正如古希腊哲学家Epictetus的名言,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,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。

文出自:欧亿登录,如有雷同,纯属抄袭




相关链接:
你的焦虑都来源于,社会角色的迷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