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> 欧亿新闻 >

最重要的成长,是与过去和解

发布时间: 2017-12-09        来源:未知    浏览次数:

01
对于有些人,童年并不总是快乐的。例如我身边的这一些好姑娘。
她们通常是乖巧的,也习惯了被忽略。尽管如此,当说起长辈无心讲起的往事时,想起那时候襁褓中的自己被遗留在床上,任凭哭喊都换不来一边忙碌的父母的回应,直到摔到地上才引起注意,仍觉得无限感伤。
她们的父母通常忙于生计,因而缺席了她们的重要时光。“那时候我很小,晚上家里没人,我就躲在房间的被窝里,一秒一秒地盼着爸爸妈妈回家。我特别害怕他们在外面发生什么意外,我也害怕有坏人进到家里……那时候我感觉特别无助……”
有的姑娘则不得不经常面临与父母的别离。“那时候每次他们离开,我就拼命地哭啊喊啊跑啊,可是我怎么也追不上他们坐的车子。我那时想,为什么他们要这样抛下我……”
她们感恩父母的养育,但有些姑娘,仍然做不到像其他女孩那般,黏在父母身边向他们撒娇。“我感觉他们就只是给我衣食住行的权威长辈,我也想跟他们亲近点,可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他们讲我的心里话……”
她们也曾努力地想讨好父母,但也许发现,再怎么用心的小心思,也比不上一次考试的高分,或者不管怎么努力,也得不到他们的关注和认可。“我很努力地做一个好孩子了,可我仍然感觉他们对我不满意,我不知道怎样做他们才开心……”
02
渐渐地,她们长大了,她们通常变得很坚强,不愿或不敢麻烦别人;她们通常也小心翼翼,生怕引发冲突和被讨厌。别人的一句话一个眼神,就可能让她们胡思乱想好一阵。
她们的内心深处也难以信任一个人,不敢轻易敞开心扉、袒露真心;她们需要很大勇气和很长时间的严格筛选,去接受一个真正的朋友,去建立一段关系。
其实她们也很渴望亲密关系,只是总在关系建立之前,就因害怕被拒绝而逃得远远的。她们渴望得到关注和回应,而经常因为他人有心无意的忽视而愤怒伤心,一次次躲回自己的安全基地。
在我看来,她们是好姑娘,待人友好礼貌,做事尽心尽责,通过努力获得一次次的进步和值得夸耀的成就,也赢得周边人的赞许和认可,可是内心深处,她们仍然不相信自己,仍然怀疑自己,否定自己,甚至厌弃自己,认为自己太多缺点,不值得被爱。
她们也渴望着改变自己。
03
在心理学文章随着微信公众号逐渐盛行的当下,她们也开始了解诸如“原生家庭”、“早期经历”、“依恋关系”等心理学概念,并依此分析、理解自己的成长。
什么是依恋关系?
20世纪60年代,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 Bowlby提出了依恋理论,认为孩子会与照料者(通常是母亲)建立强烈、持久的情感联结,而这联结将影响孩子对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,进而影响其之后的心理发展。
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期,是7个月左右至2、3岁期间。
在7个月左右时,婴儿开始能够分辨周围的人,开始对陌生人警觉,而靠近熟悉的人(尤其是母亲),并以母亲为中心探索周围的环境,一感到不安全时便返回母亲身边。
但直到2岁左右,幼儿才认识到母亲是在时空上连续存在的独立客体,也就是说,能理解母亲的暂时离开并不是消失不见,而是会在另一个时间空间再次出现。但他们仍然无法理解母亲为什么离开,也不知道自己能采取何种方式去改变母亲的行为。
所以当母亲能够敏感地意识到婴儿的需要,及时迅速做出回应,并与婴儿保持积极愉快的互动,如怀抱、微笑、温柔地讲话等时,婴儿将能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。而如果母亲在孩子3岁之前忽视对其照顾,即使在之后做出更多的补偿,也代替不了之前的缺憾。
当然,父母总需要在某些时候离开孩子,而这时,孩子由于失去依恋对象,会被激发强烈的反应以求情感联结的维持。一直得到很好关爱的孩子会产生适度的分离焦虑,而在有预期有规律地恢复与父母的情感联结中,慢慢发展出自立。
而那些没有成功恢复联结的孩子(比如某些孤儿、留守儿童、没有稳定照料者的孩子),他们的焦虑哀伤会慢慢衰退,但通常仍处于待发状态。当经历类似情境时,他们会再一次体验到哀伤。若长期处于这种状态,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会更容易患精神疾病。而那些分离焦虑程度极低的孩子,大人们也许会称赞这是成熟乖巧,然而Bowlby认为,这是一种防御进程中的假性独立,之后大多会发展为对人的冷漠和无情。
在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的过程中,孩子会在无意识中逐渐形成一个“内部工作模型”,即以依恋关系为基础,形成有关自身是否值得爱和照料、他人是否值得信赖的一种心理表征,并将这些心理表征作为参考,去处理今后的人际交往。
那些建立了安全依恋的孩子,他们能够安心地探索世界,感受外界的安全与乐趣;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经验和适应环境,更容易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;他们更能够坦然开放地展现自己,更相信自己的能力。总而言之,他们拥有对世界、对他人和对自己的基本信任。而相比之下,上文提到的那些姑娘们看起来则没有那么幸运。
04
然而认识到了这些理论,认同了父母没有照顾好幼时的自己的事实,也一定程度让人们陷入了困境。
“为什么偏偏是我有这样的父母?!”
“我知道我的性格和许多人际交往问题都源于原生家庭,可是过去的事情无法改变,我又能怎么样呢?!”
无奈,迷茫,为了缓解内心的痛苦,减轻压力,有些人转而埋怨原生家庭,并因为心理学理论而有了“正当”的理由:“是的,就是如此!我所遭遇的这些都是因为我的父母!”
然而埋怨,只能让我们把掌握自己命运的力量交给了别人。我一直相信的是,我身边的这些好姑娘,都值得一个好的心灵归宿。所以在我们认识了自己性格受父母影响的部分之后,我们又该如何走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呢?
一、承认。
承认我们有这样的过去,尽管有些伤心的回忆;承认我们有这样的父母,尽管有些不尽人意。这就是我们的命运,如一句老话: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出生,但我们可以选择我们要走的路。
二、承担。
无论我们有怎样的过去,我们已经长成一个成年人。这意味着,我们有权力做出自己想要的选择,也有义务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。我们已经切切实实地掌握着改变自己的力量,我们已经不再是那可怜无助的小孩。
三、重新审视过去的故事。
作为成年人,我们已经有足够的能力去判断一些事情。
带着成年人的眼光,重新看待你的父母吧。也许你能从他们的两鬓发白,看到他们的苍老无助。你会发现,曾经是你生活的一片天的这两个人,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普通的两个人。
诚然,他们曾在幼小的你需要他们时离开了你的身边,让你留下了这个世界不安全不可靠的印象。然而,他们并无意伤害你。他们也许不合格,但请相信,他们确实尽力了。
而且,父母给不了你他们自己也没有的东西。
倘若父母成长在一个缺乏爱的表达的家庭里,那么他们学到的表达亲密的方式,就是拒绝亲密。倘若父母是不自信、没有安全感的人,那么他们面对孩子,内心也会害怕被拒绝,也会尽量回避亲密行为,而容易忽视或拒绝孩子寻求亲近的需要。倘若父母缺乏自尊,渴望他人的肯定以证明自己的价值,那么他们面对孩子,往往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感受里(努力从孩子身上体验到被需要感),而无法敏感地觉察到孩子的需要……
另外,儿童对暗示的感受性是极为敏锐的,经常在内心尝试对他人的行为作出解释,例如遇到一个比较粗心、不擅长感受他人情绪的母亲,儿童可能会将母亲对自己需要的忽视解释为自己不被重视不被爱。所以种种关于世界和他人的最初印象,通常可能只是幼小的你的错误理解和幼稚经验,虽然这种经验产生了强大的力量,让成年后的你依然坚信不疑。
有姑娘曾鼓起勇气,跟父母表达童年时自己的悲伤。她很意外地看到,父母听后表示十分惊讶,并对她感到抱歉和愧疚。她突然释然了。“其实爱一直都在,只是父母以他们的方式爱你,只是你没看到罢了。”
四、寻找新的证据。
我们很容易抓住一个信念,然后不断寻求印证,比如你产生了“他人不可靠”的信念,你可以在成长过程中找到无数的理由支持自己。但其实,反之亦然。试着去寻找“他人可靠”、“我能行”等等的证据吧,你会重新认识这个世界,认识你自己。
五、拥抱内心的小孩。
带着成年人的理智、寻找到的新证据,和不断生发出来的内心的坚定力量,去拥抱你内心的小孩吧——那个曾受伤的无助小孩,告诉她:
“亲爱的,你误解了。这个世界仍然有其美好,而你不曾被抛弃过。你仍然值得被爱……”
也许,原生家庭带给你的伤,比我想象的严重;也许,这条疗愈自己的道路,会比较坎坷和漫长。但无论如何,请相信自己。当你伤心时,尝试着去拥抱内心的小孩,与她对话,与过去和解。
文出自:欧亿登录官网,如有雷同,纯属抄袭


相关链接:
当兴趣变成工作,你就失去了兴趣